首页 ENGLISH |
“我家原来种菜每年收入不过2万元左右,后来改种了6亩油橄榄树,去年收入足有8万多元。”甘肃陇南的90后小伙小邵告诉记者,自从老家建起橄榄油加工厂,油橄榄的收购价、销售渠道都有了保障,家门口也能赚钱,有个好生活,留下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秋季是油橄榄的成熟季,南方日报记者近日在中国油橄榄主产区甘肃省陇南市走访了解到,一直以来,国内橄榄油消费过度依赖进口、质量参差不齐,而近两三年间,在产业扶贫的大力推进下,国内橄榄油产业迅速成长,涌现出一批优质产品,并打入国际市场。
橄榄油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冷榨而成,不经加热和化学处理,保留了天然营养成分,加之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自带健康属性,在多年广告宣传的培育下,市场认可度高。来自华经产业研究院、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间,我国橄榄油消费量增长率达32.2%,2019年国民橄榄油消费量达到约5.9万吨。
“一直以来,国内橄榄油市场主要依赖进口。”本来生活网总经理刘有才谈到,以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地中海地区国家产品为主。
据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橄榄油进口数量为53699吨,同比增长35.64%。进口金额方面,2019年中国橄榄油进口金额为1.8亿美元,同比增长2.23%。2016年至2018年间,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进口数量、金额上下波动,但整体趋势仍呈上升曲线。
采访中,多位业者向记者表示,我国橄榄油的生产加工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还没有真正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品牌的橄榄油产品,同时一些企业进口散装橄榄油甚至橄榄渣油,然后罐装成进口橄榄油卖,从而扰乱市场。
2018年,央视就曾曝光,一些标称“特级初榨橄榄”和“橄榄原香”的橄榄油调和油,实际上是大豆油冒充。甘肃省林科院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姜成英曾向媒体透露,虽然我国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橄榄油国家标准,但由于普遍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人才和技术实力,公共检验能力有限,目前只对橄榄油进行安全性指标检测,对橄榄油品质没有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全项指标测定,因此市场上橄榄油产品鱼龙混杂,以次充好的产品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姜成英表示,假、次橄榄油的价格优势导致我国本土自产特级初榨橄榄油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了整个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收益。果农小邵就告诉记者,以往油橄榄收购提不起价,便宜时不足2元一斤,陇南干旱缺水,土壤偏碱性不易积蓄水分,灌溉成本很大,这么低的收购价让大家辛苦一年却要赔钱,很多果农一度要砍树转行。
近一两年,在多方努力下,不良局面有所改善,尤其是在产业扶贫的推动下,本土品质橄榄油开始崛起。
橄榄时光董事长龚炜莉介绍说,中国适合种植油橄榄的地方极少,仅有甘肃、云南和四川等地。
“当前全国橄榄果产地有100多万亩,陇南就占六成以上,油橄榄正成为我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龚炜莉向记者分享,“2019年,橄榄时光帮助1176户陇南果农,收入共986万余元;其中帮助特别贫困户198户,增收达到39万余元。”
小邵也因为公司提供的一斤6元的稳定收购价,再不用出去打工了,“家里有十几亩果园,我和姐姐一起打理,也能照顾爸妈”,小邵笑言很满足。
在上周举办的2020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陇南市政府数据显示,全市油橄榄面积达62.79万亩,适生区1万多户4万多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稳定脱贫。今年,预计鲜果产量3万吨,初榨油4200吨,综合产值19.3亿元,并实现橄榄油出口。
除了甘肃陇南,记者了解到,四川、云南也纷纷将橄榄产业视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例如四川凉山州把发展油橄榄产业作为农林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解决了当地2万多人的扶贫就业问题。油橄榄正成为多地脱贫支柱特色产业和“金字招牌”。
“国产橄榄油也能做到国际水准,我们从果园到工厂几小时内就能压榨出新鲜橄榄油。”龚炜莉说,期待越来越多优质国产橄榄油被端上消费者的餐桌,被市场认可。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微信公众号 IGO世界粮油展 阅读更精彩!